时间:2025-04-27 09:31:25 点击:12
自闭症儿童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和技巧,他们不能与他人沟通感情,不能理解和遵从一些社会习俗,他们多数不愿与别人进行眼神之间的交流,不愿用眼睛与其他人凝视,自闭症儿童对别人甚至包括自己的父母经常是不屑一顾,自闭症儿童对于外界的刺激表现非常的麻木,严重者甚至是正常的身体和情感刺激,都无法影响自闭症儿童的喜怒哀乐。
1、康语教育
2、星语语言
3、星星桥儿童康复
4、三人行教育
5、倾点教育
6、心知语儿童
7、佑苗国际
8、康音贝贝
9、慈爱康复
10、心心语
以上这些机构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往往是不被他人所理解,这样就导致了自闭症成为社会这个大舞台之上孤立的、无法沟通的角色,大约有50%的自闭症儿童没有沟通性的语言,他们从小就一直不会讲话,几乎所有的自闭症儿童的言语发育迟缓,他们不会表达自己的意向,常用刻板的、重复的言语,像鹦鹉学舌一样模仿别人的语言,缺乏与人一来一往交往性的言语,他们常常表现为答非所问或重复别人的部分问句,语句出现严重的错误,分不清人称代词你、我、他,言语的声调、重音、速度、节奏等方面异常,如缺乏抑、扬、顿、挫等,显得平淡和生硬。
1、康语拥有完善的评估系统,评估环节分别有言语功能评估--肌肉发展评估--运动机能评估--PEP评估--评估后家长沟通组成。在评估环节,评估专家会提前预备齐全专业评估工具,专家也会根据孩子的情况给出数据报告,并及时与家长沟通,并及时给到家长一些关于孩子的家庭教育意见。
2、康语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康语”)成立于2010年,是国内专业解决儿童言语社交障碍的机构,主要为2-7周岁言语社交障碍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言语干预、社交干预等服务。
3、康语是中国*标准《教育服务效果评测指南》起草单位之一,也是钱厚心开音法传承者,与张苗苗、朱璟、陈旭红、刘子政、魏旭林等行业内知名专家建立紧密合作。
什么是发声障碍训练?发声障碍的训练是指通过功能锻炼的方法系统纠正患者错误的发音模式,异常的音质、音调、和音量的过程。
发声训练
基础发声功能的训练方法
1、体位与呼吸功能的改善:患者首先要建立正常的体位,正常的体位可以使呼吸运动更容易进行。正确的体位是坐位挺胸,双肩下坠,收腹,站位时需要挺胸,收腹两肩放松,保持呼吸畅通。呼吸运动要分别练习胸腹式呼吸。
2、放松训练:患者需要进行颈部的放松训练,以便于使喉部肌群在发声前得到放松,以纠正喉肌张力过高的现象。
3、持续发声训练:嘱患者深吸气后尽可能发长的元音“a”和“u”,音量保持平稳,发声时治疗师可以利用手掌接触患者的腹部,使患者能注意到腹部肌群的持续用力,治疗师也同时给予发声,让患者参照发声。
针对性的训练方法
一、音量异常的训练:常见的音量异常有音量过弱、音量过强和单一音量。
1、音量过弱的训练,可以要求患者先进行屏气,咳嗽等提高声门下压力的训练,进行呼吸力量的训练如吹气等,然后进行元音的发音练习,提高音量。
2、音量过强的训练,可以先使患者进行放松减少喉部呼气流强度,软起声,无声化,训练耳语发声,减低音量。
3、单一音量的训练,可以使患者先进行喉部气流的变化训练如吹气球、吹口琴等,使患者有参照地进行小声到大声的转换。
二、音调异常的训练
主要针对音调单一和音调变化障碍进行训练,训练的内容有叹气样发声训练,四声音调的辨别和发音训练。音调的变化训练可以进行哼唱训练,即利用一小段歌曲曲调,由患者参照音调变化进行哼唱,在音调练习过程中注意患者发音的连贯性以及喉部的放松,从单音的音调逐渐过渡到词和句子的音调变化。
三、痉挛型发声的训练
针对性的训练有放松训练,软起声的训练。
1、有效的放松可以使用深呼吸以及咀嚼活动引导完成。
2、软起声的常见训练内容有叹息样发声、慢呼气起声和耳语声等方式。
自发叹气时的出声是一种非常自然的软起声,要求患者以放松呼吸的方式发声,在呼气后发声,发声时注意声门区的气流通过不能断断续续,可以先从“h”开始。
四、音质异常的训练
主要针对共鸣异常的训练,包括纠正鼻漏气的训练、纠正鼻音化的训练等。
1、纠正鼻漏气的训练可以采用引导气流法,如吹得训练,屏气的训练,鼓腮的训练等。
2、纠正鼻音化训练分为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主动训练可以使患者通过发舌根音送气和非送气化来交替运动软腭。如连续发"ka ka ka"或者"ka ga ka ga"的音。被动训练可以进行抬举软腭发音法和捏鼻发音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