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14 13:33:29 点击:16
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是一种起源于婴幼儿期的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自闭症患者自小便开始表现出独有的特征,如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困难、难以与周边的人建立情感、对各种刺激的异常反应及行为一成不变等,其一般儿童有所不同,但是自闭症患儿的特征也会随着其年龄、智商及自闭症的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
1、星星桥
2、康音贝贝
3、慈爱康复
4、心心语
5、比聪教育
6、声语教育
7、博爱康复
8、优佳加感统
9、东方司乐
10、金博智慧
类似的机构很多,众说纷纭,每个人实际情况也不一样,以上机构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建议您根据需求对机构进行详细了解对比,选出合适的机构。
1、通过整合性心理咨询服务,提高父母养育孩子的专业性、改善父母之间的家庭合作关系,同时缓解养育特殊儿童带来的心理压力以及家庭关系矛盾等,来营造最有利于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
2、通过将家庭视作一个整体来帮助解决问题,在合理运用家庭资源,指导家长正确管理对现有课程的预期,和正确对孩子成长进行预期判断,从而使儿童的日常干预效果最大化。
3、是国内专业解决儿童言语社交障碍的机构,主要为2-7周岁言语社交障碍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言语干预、社交干预等服务。
1、言发育迟缓训练成熟康复项目体系,询证实践验证,效果显著。
2、采取沙盘、绘画、心理疏导等方式,确保矮小儿童青少年生长激素的稳定分泌。
3、早期以音乐智能训练为主要手段,全面提高3-13岁儿童学习能力。
一旦发现宝宝患有孤独症,父母都会经历一个艰难的心路历程。父母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坦然地接受宝宝患有孤独症的事实极其重要。只有这样,父母才能以平和坚强的面貌面对宝宝,并给予宝宝最贴心的照顾与积极有效的心智行为训练与指导,从而给宝宝一个相对比较正常与快乐的未来。此外父亲的参与更是意义非凡,在早期干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从理解宝宝入手
一般孤独儿父母可通过以下方式学习理解宝宝:寻找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与途径;向专业机构和人员咨询、请教;参加培训班;查找和搜集有关参考资料;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练习;与同业人员/其他家长广泛交流。
2、给予宝宝正确的刺激
基于孤独症宝宝的主要障碍是社会交往障碍,因此,训练过程中,如何让宝宝听懂指令、理解发出指令者的意图,并做出正确的反应是训练的基础。在训练宝宝或与宝宝交往的过程中,父母可以站在宝宝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给宝宝一些正确的刺激。给宝宝正确的刺激可遵循以下步骤:明确要做什么?现在我应该做什么?我现在说的是什么(指令)?关于要做的事情我有什么感觉?我所做的事情宝宝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3、发出指令的正确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一次与宝宝的接触都可以成为训练宝宝的极好机会。通过随时随地向宝宝发出指令,可以有效地帮助宝宝建立正确的社会交往意识。
及时、适时
因为孤独症宝宝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在训练时要及时抓住他们注意某一事物的瞬间发出指令,并帮助宝宝建立正确的反应,随后立即给予强化。
准确、扼要
由于孤独症宝宝大都有语言障碍,因此,在给宝宝发出指令时要考虑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准确、扼要地向宝宝发出指令。比如你想要宝宝将果盘里的苹果拿给你,如果说“把果盘里的大苹果拿给妈妈”,那就超出了宝宝的理解范围。此时只要说“拿苹果”就OK了。
必要性
因为孤独症宝宝在理解语言方面存在困难,因此,给宝宝发出指令时,一些在正常宝宝看来很简单的事情描述给孤独症宝宝就需要对某个简单的指令进行细分,以方便宝宝正确理解。
可实现性
给宝宝发出指令时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确定给宝宝发出一些他确实能够做到或通过努力可以做到的指令,否则父母发出的指令就毫无意义。比如,宝宝连笔都不会拿,就不要给他发出“画一个圆圈”的指令。
4、提高指令有效性的技巧
设置单一的环境,训练目标明确,避免不必要的无效刺激;仔细观察宝宝的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提示;根据宝宝的情况,恰当提高训练目标;及时对宝宝正确的反应给予强化,对宝宝不正确的反应进行纠正,并反复加以练习。
训练注意事项:
1、细分训练步骤。细分训练步骤可以给宝宝成就感,提高宝宝训练的积极性与自信心。最初训练宝宝将玩具汽车交给妈咪时可以将整个步骤进行细分。
2、反复训练。如果宝宝对妈咪的指令做出了正确的反应,千万不要以为从此就可以万事大吉。因为当你下次再给宝宝同样的指令时,他可能仍然不明白该如何反应,因此反复的训练仍然十分必要。
3、使用强化物进行强化。一旦宝宝对指令做出了正确的反应,要及时给予强化。
4、提高训练的趣味性。在训练某项技能时,为了提高训练的趣味性,在反复训练几次后可以在中间穿插一些已经训练过的项目,然后再回到最初的指令,并且回到最初一个指令时不给出提示。这样宝宝就不会觉得训练枯燥乏味,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宝宝的记忆力,巩固以往的训练内容,并加强他对新旧训练项目的辨别能力。
因为每个患有孤独症的宝宝都各不相同,因此父母在对宝宝进行心智行为训练的时候一定要咨询专家,并针对自己宝宝的特点制定个别的训练方案,在此基础上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