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14 13:26:09 点击:13
通过有目的的训练、游戏、文娱活动等,促进感觉和运动技能的发展,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帮助其获得学习的能力。主要方法有:上肢功能性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感觉统合训练、认知训练、文娱训练、入学前训练等。
1、星星桥
2、康音贝贝
3、慈爱康复
4、心心语
5、比聪教育
6、声语教育
7、博爱康复
8、优佳加感统
9、东方司乐
10、金博智慧
类似的机构很多,众说纷纭,每个人实际情况也不一样,以上机构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建议您根据需求对机构进行详细了解对比,选出合适的机构。
1、主要为2-7周岁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自闭症谱系、精神发育迟缓、感统失调等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儿童,提供专业的一站式康复训练服务。
2、坚持以教学品质为根本,注重阶段性评估与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倡导家校结合的教学模式,全方位解决家长困惑,为孩子争取进步,避免耽误孩子的宝贵时间。
3、拥有完善的评估系统,评估环节分别有言语功能评估--肌肉发展评估--运动机能评估--PEP评估--评估后家长沟通组成。
1、在授课前期也进行了大量的家长调研工作,根据家长的需求,结合专业的课程,设计出更适合、更全面的利于孩子发展的课程。
2、根据基础检查分析结果,从多个不同层面了解孩子身体发育情况,让家长参与解读报告,与家长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将孩子在家的情况与诊断结果全面对照,制定个性化阶段性干预方案。
3、阶段性测评是儿童康复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检测孩子的康复效果,同时为下一步康复计划作出准确有效的指导。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一直健康快乐的成长。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行为状态上难免会有一些变化和波动。它们其中有一些是积极的,也有一些是消极的。
由于理解和表达能力发展尚未完善,很多时候,孩子根本说不清楚行为状态变化的原因,所以想要知道孩子怎么了,以及为什么这样,很多时候需要老师及家长的细心观察和猜测。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如何界定自己的孩子是否出现了异常行为呢?
首先,大家可以将自己的孩子和周围的同龄儿童比较。如班级里的其他孩子在集体模仿做操的时候做的都很好,自己的孩子明显有异于其他孩子。又或者当幼儿园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所有的孩子都能坐在小凳子上认真的听讲,自己的孩子却坐不住,一会左摇右晃、一会站起来跑走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表现,都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出我们的孩子与其他的孩子有些不同的。
作为家长来说,这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原因了?
虽然这么多孩子不会有一模一样的,但是同龄上的孩子,各方面能力发展大概是前后差不多的,如果在哪方面差的太多,很有可能就是属于有问题了。
其次,家长们可以将自己的孩子现阶段跟往常比较。如以往孩子的意愿没有得到满足时,情绪上不会有太大的失控,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孩子在意愿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大哭大闹,躺在地上打滚,甚至出现严重的自伤行为,那就说明孩子现在的行为是有问题了。比如,孩子从小到大不会出现抠鼻屎往嘴里放或者其他不是食物的往嘴里放,而近段时间,孩子经常把一些非食物的东西放嘴里,尤其是抠完鼻屎以后直接塞到嘴里。那么这时候是不是家长要注意并且找找原因了。再者如,自家孩子在两岁以前会说很多的话,近半年将近一年时间,孩子突然不爱说话了,甚至以前会说的话现在好像都不会了。诸如此类的,孩子近段时间各方面的表现都和以前的时候不一样或者相差很大,这时候,作为家长都要提高警惕,找出孩子变化的原因。
这里给大家列出一些常见异常行为的症状,供大家参考。
1.经常无原因的跌倒,且频率有增加的趋势。
2.精神状态不清晰,呼名不应,意识神游。
3.肢体运动能力较同龄弱很多,如两岁了,无法完成捡豆子,用勺子等精细动作。
4.一岁半以上了,仍然不会命名爸爸妈妈等。
5.情绪反复无常,且难以安抚。或突然无原因的傻笑、哭闹等。
6.对各种玩具没有兴趣,但对一些奇怪的东西特别依恋。
7.喜欢闻各种东西。或只对有奇怪的刺激性气味的东西感兴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