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4 13:11:11 点击:12
1、中公考研
2、海文考研
3、辅仁考研
4、硕成考研
5、学府考研
6、启航考研
7、学研考研
8、文都教育
9、新东方考研
10、聚创教育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不分先后,机构选择需酌情慎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此外,中公考研还与人民日报出版社合作建立“考试编辑中心”,同人民日报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立信会计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等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每年出版发行千余种图书产品。是国内最大的*知识产权教育服务产业实体!
中公考研研究院独创"TOP"教学体系,针对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习特点、考试要求和发展趋势,打造了系统化、精细化、切片化的教学体系,旨在实现最精准(Targeted),最高效(Optimal),最专业(Professional)的辅导效果,目前该体系已帮助众多考研学子实现名校梦想。
在暑期长达两个月的备考过程中,很多考研小伙伴都会陷入到强化阶段的备考误区中,从而使自己的学习效率及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今天小编就对备考期间的误区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大家规避雷区,事半功倍。
1、不重基础;忽视衔接
进入到强化阶段,对于之前基础阶段学习的如词汇、语法模块,很多考生都会出现诸如“我学过了什么”“我学这些对于解题有什么帮助”这样的迷茫。甚至有考生会因为自己产生这样的迷茫从而对于基础阶段所学内容持否定消极态度,更不用说认真复习和思考总结。有两个原因让一部分同学走入这样的误区:1)基础阶段词汇、语法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导致出现强化阶段知识点衔接的断层。2)对于基础阶段知识点的知识网络、思维模式思考不够,导致强化阶段知识点理解及逻辑方法上停滞不前。针对该误区,各位考生一方面可以结合基础阶段的测试评估自己存在的知识漏洞,有针对地补差补漏,另一方面思考基础阶段知识讲解中渗透的解题思维,做好两个阶段的无缝衔接。
2、迷失重点;难以突破
在强化阶段,不少考生会出现焦虑的情况从而学习时太过“面面俱到”,在一些历年考察频率不高、考察形式单一固定的知识点上浪费过多时间,从而影响了对于考察重点的把握和学习。此外,对于自己基础阶段暴露的诸多问题,在强化阶段依旧放任自流,这样的后果除了拖慢强化阶段学习进度,还会引发连带的诸多问题。针对该误区,考生一方面应该认真了解报考院校及专业每年录取要求,尤其是认真解读大纲和试题,对于知识点有的放矢,对于常考考点反复练习,对于考情形成整体把握。另一方面对于自身知识点的短板需要有针对地进行练习补充和强化。
3、投机取巧;浮躁功利
把握重点不代表投机取巧,解题技巧的掌握及常考考点的范围是在细致学习如词汇、语法等基础内容的前提下的,同样解题技巧也是作为拿下基础分后的锦上添花。所以各位同学在刚开始强化阶段时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探索两个阶段的知识衔接上,对于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可以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更多地思考背后运用到的相关知识点,达到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