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28 11:07:06 点击:4
儿童康复主要针对有各种发育障碍或特需儿童,如:语言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自闭症、多动症、学习困难、心理障碍、抽动症、感觉失调、运动发育障碍、智力低下、脑瘫等特需儿童。以及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症等生长发育异常儿童。
1、康语教育
2、倾点教育
3、心知语儿童
4、佑苗国际
5、康音贝贝
6、慈爱康复
7、心心语
8、比聪教育
9、声语教育
10、博爱康复
以上不分先后,均来自网络。
在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中,不仅有必要为儿童找到合适的机构和课程,而且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还要寻找父母和老师的行为和心态。漫长的干预过程对孩子和父母进行了测试。我们需要坚持不懈,尽力避免以下四个误解。
1.无法接受现实并延迟最佳干预时间。
许多自闭症父母在得知孩子的病情后都不愿接受孩子的病情,但继续通过各种渠道来质疑和怀疑。诊断的权威。或通过在线查询,或通过反复访问,或通过朋友的推荐,一些父母甚至尝试使用各种不适当且不科学的方法来改变孩子。这延迟了最佳干预时间。通常自闭症干预越早越好。因此,父母必须接受现实,尽早介入,并用心接受孩子。不管怎样,孩子都是天真可爱的。
2.依靠机构,无视家庭干预
一些父母认为机构和教师是专业的,无条件地将子女托付给机构,从而丧失了与子女最亲密的亲人优势。实际上,在美国,许多专业组织都将家长培训作为其课程计划的重中之重。专家指出,父母应该接近孩子。
“接近”不是“走进”。重点是靠近孩子的内心世界,让他告诉你他的想法和想法,并尊重孩子的生活习惯。自闭症儿童和我们更像是两个世界中的人。普通人在沟通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更不用说这些被社会隔离的孩子了。因此,我们必须接近他们,并获得孩子们的信任。
3.重视智力发展和轻视行为训练
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的行为训练比智力发展更重要。许多父母更加关注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却忽视了孩子的行为训练。这是几乎所有父母都犯的错误。建议不要过分强调认知,而忽略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在生活中,有许多高功能的孩子。自闭症儿童具有记忆力和一些非凡的专长。父母和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也进入了认知的死胡同。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特殊技能,但在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生活,情感交往等方面,也会对父母产生很大影响,不利于发展。孩子的。
4.注意语言本身,忽略情感诉求
语言是交流的载体,是交流和互动的工具。许多自闭症儿童会说并拥有语言,但他们的语言缺乏交流效果。因此,教师和家长必须牢记这一原则,即真正的交流比语言更重要。在康复过程中,儿童不得学习模仿和机械化的讲道,并失去让语言在交流和情感诉求中发挥作用的真正目的。
目前康语在全国已设有金山、台江、晋安、鼓山、晋江、泉州、厦门、杭州、南京、武汉、重庆、南昌、合肥、成都、长沙、济南等49所直营分校的专业康复机构,总教学面积超过35000㎡,每日在训儿童3500余人,累计服务50000多个家庭来校康复训练,帮助近5941名特殊儿童顺利融入幼儿园或小学。
康语成立于2010年,是国内专业解决儿童言语社交障碍的机构,主要为2-7周岁言语社交障碍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言语干预、社交干预等服务。康语是中国*标准《教育服务效果评测指南》起草单位之一,也是钱厚心开音法传承者,与张苗苗、朱璟、陈旭红、刘子政、魏旭林等行业内知名专家建立紧密合作。
康语累计服务儿童数量超66000人,有统计的康复入园(校)儿童数已逾8000人。康语坚信,每个孩子都如同一只夜莺,终会发出嘹亮动人之音。全面家长支持系统,家长心理辅导,家庭训练指导,家校强强联合,确保儿童高频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