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15 12:58:59 点击:6
目前认为自闭症是带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在特定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疾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是主要致病因素,在高发自闭症家族的家属中,社会交往障碍和刻板行为发生率较高;自闭症孩子双亲的人格特征也常见冷淡、刻板、敏感、焦虑、谈话专断、固执、缺乏言语交流、很少发展友谊等,而且有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的兄弟姐妹复发风险约为20%。
1、星星桥
2、康音贝贝
3、慈爱康复
4、心心语
5、比聪教育
6、声语教育
7、博爱康复
8、优佳加感统
9、东方司乐
10、金博智慧
类似的机构很多,众说纷纭,每个人实际情况也不一样,以上机构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建议您根据需求对机构进行详细了解对比,选出合适的机构。
1、在课程和方案设计过程中,更加关注幼儿生活的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聚焦孩子的痛点和需求,既考虑幼儿的个体能力和兴趣需要,又有机地融入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学习经验,旨在培养幼儿获取学习能力,而非刻板的技能。
2、围绕“帮助幼儿主动学习”的训练目标,线下中心开设促进幼儿言语语言沟通能力发展的言语课程、发展幼儿综合能力的语言和认知发展课程、夯实幼儿基本能力的动作技能课程。
3、通过线上线下组合互动模式,为学员家庭提供涵盖个案管理、个别化教育计划、一对一实时指导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做到家校真正合一。
1、言语康复体系改善言语清晰度和发音能力、解决流口水、吞咽、咀嚼困难、提升认知理解、表达及沟通水平。
2、国外引进智能的儿童综合能力测评系统,针对孩子基础能力水平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
3、全程跟进,系统全面记录,提供定期反馈和专家咨询、家庭教育训练方案。
口肌训练的目标是促进口齿清晰度、方位感知(包括分离、分段、运动方向)、稳定性以及肌肉记忆等能力,而这些能力恰恰是言语表达清晰度的必要因素。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口肌发音训练?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特殊儿童开展发音评估?本期,总结了如下训练方法,简单易操作,每天坚持锻炼,孩子语言社交不再难。
作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和重要方式,语言能力的发展和社交沟通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孩子口部肌肉的发展与语言发展息息相关,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有些孩子吐字不清楚、说话无力、说话不连续、总是结巴,口部肌肉没有力量,除了与口唇、舌头协调有关、与孩子的呼吸也很密切。
因此,口肌训练也成为口部肌肉运动治疗和语言能力训练的一部分,在专业的语言训练师指导和帮扶下,通过加强口部感觉处理,下颌、嘴唇、舌头的稳定分离运动能力,以及发音评估后,进行声母准确发音,来促进正确的语言交流。
传统的治疗以听觉和视觉为主,而口肌治疗增加了触觉刺激,是一种多感官刺激的训练方法。对于有口部运动和定位障碍的人,口肌训练通过训练触觉——本体技能,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一.触觉刺激
口肌训练的目标是促进口齿清晰度、方位感知(包括分离、分段、运动方向)、稳定性以及肌肉记忆等能力,而这些能力恰恰是言语表达清晰度的必要因素。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口肌发音训练?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特殊儿童开展发音评估?本期,总结了如下训练方法,简单易操作,每天坚持锻炼,孩子语言社交不再难。
气息练习:
1.吹泡泡
2.吹羽毛
3.吹乒乓球
4.吹笛子
5..憋气
舌头练习法:
1.向上,下刷舌尖
2.横向刷舌尖
3.前后刷舌尖
4.后前刷舌尖/舌侧缘
5.拍打舌面,舌尖,舌侧缘
6.上,下,左,右,前,后推舌法
7.上,下,左,右,前,后,压舌尖
8.上,下,左,右,前,后,半抬法
9..舌尖舔物法。
10.舌尖舔上,下,左,右
作用:舌前后运动或者前后转换运动与元音有密切关系,促进舌肌的的灵活性,保证每个音的准确应。
二.唇部训练方法:
1.面部按摩
2.吸吮法
3.对捏法
4.唇部拉伸
5.脸部拉伸
6.吸管进食
7.夹住吹哨管
8.杯子进食
9.模仿大笑
10.勺子进食
11.发砸唇音
12.夹压舌板,饼干
13.舔果酱
14.发唇齿音f
15.微笑,撅嘴
作用:可以有效的预防食物和唾液流出口外,参与面部表情的形成和构音的运动。
三.下颌感知觉训练方法:
1.指尖控制法:患者将大拇指置于下巴尖处,其余四指指尖至于颞下颌关节上,让下颌做上下运动。手指感觉并体会下颌运动时颞颌关节打开,关闭的情况。
2.手掌控制法:患者将手掌置于下颌,手掌根部放在下巴上,手指指尖置于颞颌关节处,下颌上下运动感受下颌运动时关节打开,关闭的情况。作用:提高下颌的感知力和自主控制力。
四下颌运动受限训练方法:
1.咀嚼法:先通过按摩的方法讲颞颌关节和周围的肌肉放松,在做下颌放松训练放松,观察下颌与咀嚼时的紧张程度,根据下颌打开的幅度和咀嚼肌的力度选择咀嚼器的类型,是用硬性的还是软性的,然后可将咀嚼器的一端放入患者口中,让患者张大嘴咬住咀嚼器,并大幅度的嚼,在咀嚼的时候发a、i、u,或者在咀嚼的时候数数,又或者在咀嚼的时候发wa开头的字,词。作用:治疗后,对下颌紧张的患者而言,其紧张的程度会明显减低;对下颌松弛的患者,会提高咬肌和咀嚼肌的力量,下颌打开的幅度会明显的增加。
2.高位抵抗法:治疗师与患者面对面坐着,治疗师将大拇指的指尖放在患者的下颌缘的上侧,将食指弯曲放在患者的下颌缘的下侧。治疗师食指用力向上提患者的下颌,同时让患者用力向下抵抗。注意:须把下颌控制在稳定的位置,才可进项下颌运动。作用:抵抗是指患者有目的的沿着作用力的反方向运动身体的某一部位,从而提高该部位的力量。抵抗会增加口部运动的阻力,有助于扩大运动的范围。由于抵抗能提高和强化运动,所以对不协调和不需要的运动不要使用抵抗方法。
3.高低位交替抵抗法:治疗师与患者面对面坐着,治疗师将大拇指的指尖放在患者的下颌缘的上侧,将食指弯曲放在患者的下颌缘的下侧。当患者的下颌处于高位时,治疗师食指用力向上。
口肌发音训练没有一蹴而成,讲究的是掌握好有效方法后,循序渐进,坚持才能有更好的效果。而只有做好口肌发音训练,才能让发育落后儿童更好地进行语言沟通,从而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