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14 13:56:38 点击:15
西方学者将心智解读思维分为辨认情绪、信念及假想三个方面,而每一个范畴由浅入深分成多个阶段来学习,辨认情绪包括通过相片、线条图辨认脸谱;在情境故事中辨认情绪,例如开心、不开心、生气等;通过愿望、信念体会到期望及失望的情感,训练策略:利用社交故事;利用孤独症儿童视觉能力较强的长处进行图像化学习,并灵活运用训练中学到的技台邑加以分类、泛化;还可以通过假象游戏来提高孩子心理理论的能力,包括对象替代,赋予对象虚假或抽象的特质,设计想象的情境,让洋娃娃扮演或者自己扮作其他人物进行角色扮演。
1、星星桥
2、康音贝贝
3、慈爱康复
4、心心语
5、比聪教育
6、声语教育
7、博爱康复
8、优佳加感统
9、东方司乐
10、金博智慧
类似的机构很多,众说纷纭,每个人实际情况也不一样,以上机构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建议您根据需求对机构进行详细了解对比,选出合适的机构。
1、通过线上线下组合互动模式,为学员家庭提供涵盖个案管理、个别化教育计划、一对一实时指导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做到家校真正合一。
2、通过发音训练及口肌协调能力训练,言语训练师会引导儿童运用正确的发音,以改善说话的清晰度。
3、言语训练师会根据语言发展阶段、儿童的能力及环境需要,透过不同训练方法(如提升听觉记忆能力、加强词汇知识等)和给予适当的语言刺激,促进儿童明白指示、表达需要,甚至说故事的能力。
1、行为训练提供系统化课程评估,精准记录进步孩子成长曲线,6大教学维度综合提升语言能力。
2、职能训练感觉统合能力与神经性发展,精细动作及视听觉认知能力,一体化服务呵护儿童发育需求。
3、言语康复体系改善言语清晰度和发音能力、解决流口水、吞咽、咀嚼困难、提升认知理解、表达及沟通水平。
在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中,不仅有必要为儿童找到合适的机构和课程,而且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还要寻找父母和老师的行为和心态。漫长的干预过程对孩子和父母进行了测试。我们需要坚持不懈,尽力避免以下四个误解。
1.无法接受现实并延迟最佳干预时间。
许多自闭症父母在得知孩子的病情后都不愿接受孩子的病情,但继续通过各种渠道来质疑和怀疑。诊断的权威。或通过在线查询,或通过反复访问,或通过朋友的推荐,一些父母甚至尝试使用各种不适当且不科学的方法来改变孩子。这延迟了最佳干预时间。通常自闭症干预越早越好。因此,父母必须接受现实,尽早介入,并用心接受孩子。不管怎样,孩子都是天真可爱的。
2.依靠机构,无视家庭干预
一些父母认为机构和教师是专业的,无条件地将子女托付给机构,从而丧失了与子女最亲密的亲人优势。实际上,在美国,许多专业组织都将家长培训作为其课程计划的重中之重。专家指出,父母应该接近孩子。
“接近”不是“走进”。重点是靠近孩子的内心世界,让他告诉你他的想法和想法,并尊重孩子的生活习惯。自闭症儿童和我们更像是两个世界中的人。普通人在沟通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更不用说这些被社会隔离的孩子了。因此,我们必须接近他们,并获得孩子们的信任。
3.重视智力发展和轻视行为训练
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的行为训练比智力发展更重要。许多父母更加关注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却忽视了孩子的行为训练。这是几乎所有父母都犯的错误。建议不要过分强调认知,而忽略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在生活中,有许多高功能的孩子。自闭症儿童具有记忆力和一些非凡的专长。父母和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也进入了认知的死胡同。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特殊技能,但在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生活,情感交往等方面,也会对父母产生很大影响,不利于发展。孩子的。
4.注意语言本身,忽略情感诉求
语言是交流的载体,是交流和互动的工具。许多自闭症儿童会说并拥有语言,但他们的语言缺乏交流效果。因此,教师和家长必须牢记这一原则,即真正的交流比语言更重要。在康复过程中,儿童不得学习模仿和机械化的讲道,并失去让语言在交流和情感诉求中发挥作用的真正目的。